学工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新闻
文明校园从我做起 ——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文明校园主题手抄报评比活动
日期: 2021-12-09  作者:   浏览量:

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文明校园主题手抄报评比活动

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温文尔雅,中华子孙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美好的优良传统永垂青史!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没有礼的家庭就会缺少和谐,没有礼的校园就会缺少文明,没有礼的国家就会缺少安宁!

3.jpg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土壤,是育人的摇篮,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根本目标,打造生命教育品牌特色,切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大力提高校园文明程度

1.jpg

为创建工作真正入脑、入心,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校特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文明校园手抄报活动,使每个班级都能真切的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明白其中的道理,人人讲文明,争做好青年。

028461492259d86b01b98effc63edf8.jpg

活动中,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家都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制作手抄报的版面,精致美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或写或画地记录了自己所了解的文明校园,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了文明校园所包含的优良礼仪精神,一份份文明校园主题手抄报,充分表达了同学们对文明校园建设的赞同,和对优良礼仪精神的支持。

2.jpg

班级:20信高3 夏吉鹏、严俊琪

主题:《创建文明校园》

在秋日私语的曼妙旋律里,生命的琴弦拨动着枝上每一片黄叶,铺就一地金黄。秋风,追随着步履轻盈的秋叶,在校园里吹起一阵文明风。

4.jpg

班级:20Y2 刘国鹏、李梓涵 等

主题:《文明校园,你我共建》

校园是莘莘学子的圣地,这里自古就是文明的起源和发扬之地,而我们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5.jpg

班级:19YG2 姚明烁、张雨晨

主题:《文明校园》

牢记时代使命,刻苦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索;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团结向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争做四有新人,秉承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自觉远离网吧,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培养健康高尚情趣。与文明携手,真心回报社会,共创美好明天。

6.jpg

班级:21医护冲刺 马伊莎、张美婷

主题:《校园因你而文明》

礼仪体现细节,文明展现素质;展礼仪丰采,做文明学生;树礼仪形象,展名校风采。书卷之香飘校园,文明之魂留心中,文明是快乐的源泉。文明之风吹暖书香校园,和谐之语滋润芊芊学子讲文明语,做文明人,当之明人。

7.jpg

班级:20信高1 衣可欣、丁茹意 等

主题:《创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9.jpg

班级:19航空 王玉晴、蒋可欣

主题:《创文明校园》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将更加进步。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0.jpg

班级:20YG2 郑圆圆

主题:《文明校园》

校园景色宜人又怡情,再加上朗朗的读书声,亲和的交流语句,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我们每个人若都能以此为契机而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那么我们也会变的更加文明,我们的社会也会变的更加文明。

11.jpg

班级:21幼高1 崔林娅、孟思敏

主题:《文明校园》

文明校园是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扬知恩图报,不忘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

8.jpg

班级:19YG3 康姗姗、卢思晗 等

主题:《创建文明校园》

行之健,文明作基天地宽;心之美,花开千秋续根本;品之端,雅气弥漫四方和;德之厚,修身律已代代传;气之正,清风廉浩驻辉煌!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12.jpg

班级:20YG3 冯心如、魏雨欣

主题:《文明校园》

文明出行,才是用脚丈量世界的方法,芬芳来自花草,美丽需要您的呵护。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学礼,无以立。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勿以恶小而为忽以善小而不为。一笔一智慧,一话一文明。学校是学习之所,礼貌是成功之本。

此次主题手抄报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文明校园与礼仪文化的认识,还加深了同学们对文明精神的理解,在增强同学们对文明精神了解的同时,也让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希望大家能将这份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永远的传承下去。

图文:夏吉鹏(校宣传部)、刘继光(校宣传部)

撰稿:夏吉鹏(校宣传部)、刘继光(校宣传部)

排版:夏吉鹏(校宣传部)

初审:马斯

审核:李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