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红色家书主题手抄报评比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红色家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铭记,还有奋进的力量。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大家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懂得,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一封封家书,一段段岁月,家书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是红色家书,革命先辈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同身受。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给予我们的厚重财富,蕴含了革命先辈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和平年代可以唤醒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贯彻每位同学心中的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将红色精神记在心中,使每位同学都能真切的领悟到其中的精神与内涵,学校团委特举办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家都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制作手抄报的版面,精致美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或写或画地记录了自己所了解的红色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了红色家书中所传承的红色精神,一份份“红色家书主题手抄报”,充分表达了同学们对红色精神的赞扬以及对红色知识的渴望,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永远将这份优秀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班级:20信息高考3班 夏吉鹏、严俊琪
主题:《中国梦》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班级:20信大3 刘妍、杜雨萱 等
主题:《红色家书》
拨开红色记忆,党是一盏明灯,照耀着黎明前的黑暗,革命道路曲折蜿蜒,艰苦卓绝,但从未动摇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那是党坚定执着的理想和信念,这种信念翻起无数革命志士打倒帝国主义的怒涛!
班级:21级医护冲刺 张雪瑞、马伊莎 等
主题:《红色家书,红色精神永传承》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班级:21级电子商务 何文静
主题:《红色家书》
一封封浸透着硝烟和血汗的家书,一个个不惜牺牲生命的奋斗故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人物的坚定信仰,炽热情怀,红色家书中的主人公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最生动的诠释和最直观的榜样。
班级:19幼师高职2班 吴金艳、张雨晨
主题:《红色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的革命家书,渗透着先烈血汗,书写的是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展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昭示的是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和赤胆忠心,革命期间红色家书超越了情感,展现了对共产党的坚定的信念和报效祖国的理想。
班级:21机电高职 田成正、乔鑫宇 等
主题:《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几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做出的伟大奉献。
班级:20YG2 郑圆圆
主题:《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具体而真实地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宽阔博大的胸怀,既反映他们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情真意切,故事感人,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是我们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光辉业绩的时代楷模。
班级:19YG3 穆一凡
主题:《红色家书》
品读红色家书,传承信仰之光。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灵魂,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班级:21级幼师高职3班 刘奕菲
主题:《红色家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为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班级:21幼高1 崔林娅、孟思敏
主题:《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讲述的故事,表面上看已经过去了,其实质是誓言无声,信仰永恒,将永远是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灯塔,红色基因的内容之一就是勇于拼搏,自强不息。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红色知识与红色文化的认识,还加深了同学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在增强同学们对红色精神了解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精神上的洗礼,希望大家能将这份优良的红色基因永远的传承下去。
图文:夏吉鹏(校宣传部)、刘继光(校宣传部)
撰稿:夏吉鹏(校宣传部)、刘继光(校宣传部)
排版:夏吉鹏(校宣传部)
初审:马斯
审核:李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