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快讯
【共话文化传承新路径】聊城大学商学院来我校座谈非遗葫芦传承与发展
日期: 2025-06-23  作者:党群   浏览量:

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6月23日下午,聊城大学商学院、美术学院及金正动漫企业代表一行到访我校就非遗葫芦传承与发展进行专题指导与交流。东昌府区政协党组成员、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洪建,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光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研讨。 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技艺传承、产业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打造区域特色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奠定基础。

图片

座谈会上,谢洪建对聊城大学及企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东昌府区作为国家级非遗“东昌葫芦雕刻”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而东昌中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深化校校、校企合作,探索非遗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图片

王光仑介绍了学校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以及近年来学校将葫芦雕刻技艺纳入特色课程体系,建设非遗社团,并联合本地传承人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一批兼具技艺与创意的学生团队参加社会实践等情况。他期待未来与高校、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助力学生就业与乡村振兴。

图片

聊城大学商学院工商系主任、副教授张宪昌表示,非遗产业化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商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为东昌葫芦技艺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金正动漫总经理任家斌结合文创产业经验,提出“非遗+数字IP”的跨界思路,建议通过动漫设计、虚拟展示等技术手段扩大东昌葫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聊城大学商学院培训中心主任、教授乔美华指出,要让东昌葫芦不仅作为“非遗”被保护在博物馆里,更要让它成为一种“可消费的文化符号”,通过市场认可反哺技艺传承和传承人群体,真正实现文化根脉的延续与产业活力的激发,这需要学校、高校、企业三方紧密协作,从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到市场开拓,形成合力。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吕登辉讲师从艺术设计角度,分享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的教学案例,提议联合开展学生创作竞赛,激发创新潜能。商学院乔美华教授则强调,应挖掘东昌葫芦的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通过电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渠道拓宽市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图片

会后,聊城大学专家团队参观了东昌中职葫芦工艺实训室,观摩学生雕刻、彩绘等实践教学场景,并就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提出建议。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将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产业开发”链条的深度融合。   

图片

下一步,我校将依托聊城大学的学术资源和企业实践经验,优化课程设置,搭建产学研平台,为东昌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