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当代青年要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为此,5月27日,学校图书馆组织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包括多种形式的阅读,旨在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

一、开展传统文化微社团——课本剧表演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学生们用精彩的表演重现孔子七日绝粮的故事,将孔子师徒的困顿境遇、孔子的自得与坚守表演得淋漓尽致,带来一场艺术与文化的盛宴。二、举办读书“马拉松接力”大赛
举办读书“马拉松接力”大赛马拉松比赛,给孩子制定不同的“里程数”,相应的里程数对应的是不同的阅读量。当孩子读完规定的里程书后,由下一个同学接力。“阅读接力的意义就在于营造阅读氛围,感染更多人一起读书,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阅读和思考一天都不能停,这种阅读接力活动还要更加常态化,师生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起参与,继续探索更高质量、更自在的阅读接力,建立师生之间更好的精神联结。三、折盲盒与书有个亲密约会
折盲盒其实就是把书放在白纸下面,白纸上写有书评,通过书评,让学生猜猜看,白纸下面是哪本书,猜到者,此书由本人讲述此书的作者与书的故事。举办此环节的意义在于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善读善思习惯,给学生提供读书交流机会,倡导学生抒发自己读书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展示个人读书风采。


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和氛围,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增加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相信这次活动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