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院校,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学校始建于1977年,2016年由聊城工业学校、聊城第一职业中专、聊城卫生学校等五校合一,是一所融普通中专、五年贯通大专、成人函授等为一体公办学校。学校聚焦提质培优发展主题,确定了“一中心、两核心、五保障”工作思路,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聚焦职教学历提升和服务本地产业两个核心任务,聚焦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治理能力、国际合作、智慧校园五位一体的保障措施”,构建训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为山东职教高地建设贡献“训育齐发展职教方案”。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100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拟建设单位,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国家立项第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学校是省级教科研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聊城市非遗传承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
学校位于聊城东昌府区,坐落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聊位路211号,联系电话0635-8323103。学校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米,教学设备总值7100多万元。全日制在校生3600余人,年培训社会各类人员1.2万人次以上。2023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18项,省级60项,市级76项;教育教学成果省级11项,市级13项。
学校坚持“大方向、小专业、服务于区域发展”专业设置方向,围绕山东省及聊城市制造业强市战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坚持集群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坚持龙头引领、梯次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培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两个特色化专业;发展服务新兴专业,形成“三阶四类”专业体系,使专业建设在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等方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服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发展服务新兴专业,形成“三阶四类”专业体系,使专业建设在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等方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服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设有智能制造部、现代服务业部、教育艺术部、信息工程部、职教高考部、现代农艺部6个教学部,开设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幼儿保育、汽车运用与维修、大数据技术应用、音乐表演、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直播电商服务、中餐烹饪、作物生产技术、康复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十四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专业是高水平学校特色专业。
学校加快基础建设,打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学校一期建设投资近3亿元,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学生餐厅、体育馆、男女生宿舍楼、标准400米塑胶操场。2020年—2023年耗资5000余万元,建成东昌府区现代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有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训室、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室、融媒体综合实训室、计算机专业网络虚拟仿真实训室、跨专业计算机仿真实训室、跨专业综合智能实训室、大数据服务外包产教创一体实训室、电工电拖实验室、数控编程实验室、实训教室多媒体系统、钳工实习车间、焊接实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电子钢琴室、舞蹈形体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汽修实训室、电商实训室、客服实训室;建有中职实训立体教材库以及教师录播教学智能实训室、实训教学微课制作室、备课系统;建有现代化智慧校园网络;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2021年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是呼叫中心职业技能考核点、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考核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能考核点。
学校坚持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对标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以师德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学校现有教职工238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研究生学历2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0人。学校有全国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教师”1人,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级优秀教师2人,聊城市优秀教师1人,水城名师1人,东昌名师8人。
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发展可能。学校拥有广阔的就业渠道。多年来,一直与“青岛海尔集团”“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聊城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佳世达(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集团”“海信集团”等大型企业及聊城知名幼儿园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依托良好社会资源,创新办学形式,丰富学校发展内涵。与省内外10余所知名院校合作,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社会各界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现设有专科层次专业11个、本科层次专业5个。学校开设“3+2”大专班和五年一贯制,架设中职生专业成长立交桥,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校生就业、升学和创业的不同选择,学校就业或升学率高达98%以上。学校形成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教师培训和职业培训的发展格局。
学校依托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聚焦“六个新聊城”和东昌府区“首善之区”发展,落实训育并举法定职责,开展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拓展服务行动,突出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服务企业、行业技术升级、社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等重点领域,提升学校对区域经济增长、民生就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服务能力。成功申请山东省首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通过了剪纸、菌类栽培和甜玉米栽培三个项目。统筹负责聊城市农村两委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提升班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构建“三段式进阶化”的非遗特色课程,编写非遗校本教材,建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文化传承意识。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校将继续以“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主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东昌府区及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努力办聊城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